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集聚所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作为物质的巨大载体,其负载着人类社会、文化及生产生活的重要职能,可为人们提供一种生存的空间环境,为各类社会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场所、空间、设施、信息和资源。城市环境,顾名思义就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其是与城市整体互相关联的人文条件和自然条件的总和。城市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它也是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作为城市环境的有益点缀场所,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起源于美国,由美国景观设计学奠基人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提出,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分;其次,城市公园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但随着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及城市旅游目的地的形成,城市公园将不再单一的服务于市民,也将服务于更多的旅游者;再次,城市公园的主要功能是休闲、游憩和娱乐,而且随着城市自身的发展及市民、旅游者外在需求的拉动,城市公园将会注入更多主题产品。
城市公园的导向识别的研究是从人对城市公园环境的认知程度,研究城市公园空间及景观营造,其目的主要是研究城市公园内各意象要素导向识别的组织作用。大规模标准化工业生产的出现使得更多城市出现模式化的工业发展,城市公园也因此受到影响,千篇一律的造园要素和模式化的景观效果均使得城市公园渐趋失去了其本该有的趣味性和在城市环境内的可识别性。也就是说,城市公园存在“公共”特征,因此bg大游(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应对城市公园的设计建设强调多元性和开放性。公园标识是一种游览的组织与策划,可引导游客宏观地把握整个空间,使游客能乐于其中,导向标识是整个公园景观的索引。康琳英(2010)研究认为,景观标识作为城市环境信息的媒介,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人们对城市空间和环境认知的混乱,同时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现代化程度。城市公园的景观标识是人们对城市公园认知的、元素符号化的景观小品元素,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标识系统往往与城市公园整体设计脱节,因此仅通过标识系统很难实现游人对城市公园的“导向”和“识别”的双层认知,因此如何从景观空间本身出发,营造一个具有导向性、易识别性的景观罕间是bg大游(中国)有限公司官网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通常情况下,我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步移景异,其中奥妙正在于含而不露、求言外之意,使人们置身于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想之中。而正是由于城市公园的独特造景手法使得许多游人在游玩过后易迷失方向,不辨南北,而此一个具有明确导向性、易识别性的景观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公园的使用舒适度并不完全表现在景观营造的效果和景观空间分配的合理程度上,而是要看城市公园的秩序、便利和开放度,这也正是现代化公园的发展方向。可见,城市公园能否给人温暖和关怀不在于其景观效果的好坏,而在于周全的公共设施和丰富的信息内容。
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i书中这样描述:“对于一个城市的感知,是一个环境的空间形态和人类认知过程相互作用的交汇点。这样的感知过程完全依赖于个人对城市的情感,仅靠浮光掠影的皮相是不够的。观察者自身的文化、性情、心理状况、经验以及目的也有重要影响”。从中不难看岀,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导向符号,人们认识一个城市仅能通过城市的形态、街道、建筑以及色彩、方位印象、形状印象等信息来认知环境,这种缓慢的认知过程必不可少。
以上文章由BG大游旅游规划设计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