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一般位于城市市区或近郊,都具有良好的绿化环境和一定的休闲娱乐设施,一般具有城市休闲娱乐、美化美育、科技展示、文化展示等多种功能。属于城市绿地的一种。城市公园在规划设计上要从属于城市的整体规划。
(图源:美丽深圳公众号)
国外城市公园的发展研究
(1) 国外城市公园发展情况
国外城市公园是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的,工业革命后因人类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人类不断寻找改善生存环境的方法。在1843年,英国修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城市公园——伯肯海德公园。在美国,奥姆斯特德规划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引导着城市公园的发展。1892年,其规划的波士顿翡翠项链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园系统,开拓了城市公园设计、系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946年,雅各布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则开启了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城市设计的先河,并指出了城市公园与居民生活的关联。20 世纪 70 年代,生态城市理念得到发展,城市公园开始向自然化方向转变,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加强了对场地原生态的保护。在后工业时代,随着公众观念的深入人心,城市公园的公共服务性得到进一步提升。许多城市中废弃的传统重工业遗址被改造成为居民日常游憩的空间。如美国理查德·海格就率先将西雅图炼油厂改造为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目前,随着各国相继进入休闲娱乐时代,各方的研究从关注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到探究城市公园如何发展能为城市生态带来更高效益上。消费群的公园行为及对公园的使用需求等方面成为了城市公园建设发展研究的重点课题。
(2)国外有关城市公园与使用者行为活动研究
丹麦学者扬·盖尔将人在城市中的行为进行了定性和分类。《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通过行为学科的研究为公园设计提供指导——设计以人为本,认为人的诉求是城市公园设计的重点,是设计师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国外关于城市公园设计和使用者行为关系研究不仅局限于风景园林学和社会行为学,还涉及了城市规划、公共健康、体育学领域。公园景观设计角度。Coonmes等人研究表明当使用者与城市公园距离增加,公园的利用率会随之减少,生活在公园附近的居民,在公园内的行为更加丰富。而城市公园的安全性也与使用者在园中开展行为活动的意愿密切相关。另外公园设计应着重营造安全感,定期维护。如夜晚照明范围及强度、监控布置、完善绿植养护和道路标识等。
(3)国外城市公园与公共健康相关研究
国外有关健康景观设计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生成期、转折期、沉寂期、发展期、成熟期。原先医疗机构用园艺疗法为患者专门设计了康复花园,患者在除草等园艺活动中逐渐改善健康状况。美国还提出了健康的景观设计理念,从使用者的角度设计景观,营造能改善人类健康的景观空间,满足人们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纽约中央公园。
国内城市公园的发展研究
(1) 国内城市公园发展情况
中国古典园林以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为主,在近鸦片战争后,上海英美租界的外滩公园称为公共花园,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公园。1880年我国自建的第一个城市公园——甘肃酒泉公园正式对外开放。二战后我国城市公园的建设主要参照前苏联文化休憩园。到了1978年,城市公园被重新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体系中。在1994年我国《城市绿化条例》颁布,城市公园设计趋于精细。如今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公园建设转向追求生态环保,高品质发展。
(2)国内城市公园与使用者行为活动研究
国内对于城市公园与使用者行为的相关研究一方面为城市公园与不同类型使用者行为的相关性,另一方面是城市公园中的不同使用者行为的需求分析。公园与使用者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人、儿童的行为特征及评价等方面。吴焱等以儿童友好城市理论为支撑,以西安市环城公园为例,构建满意度评价体系,对景观小品、亲水设施、色相植物方面对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提出优化策略。近期城市公园的研究热点是其环境与空间类型。余汇芸等人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研究公园使用者的空间分布和行为活动,证实使用者倾向在景观主题鲜明、可达性好、安全性高,环境微气候良好的环境中活动。
(3)国内城市公园与公共健康相关研究
天人合一的造园设计理念指设计需要尊重自然,营造自然生态良好的环境,促进人由内而外的健康。在公园促进公民个体健康行为改善健康水平方面,研究方向可以分为以生理健康为主的身体性活动与场地特征研究;以精神健康为主的居民对场地的感知研究;以社会健康为主的景观对于场所活力的提升性研究,以及综合心理、生理、社会健康的研究。城市公园与居民健康的相关性研究。刘滨谊教授等借鉴了美国的“设计推动的积极生活”计划,探究解决中国公共健康问题的方法。刘博新和李树华教授等从进化的角度解释自然环境促进健康的原理,归纳于健康有益的自然特征,将亲生物设计应用于康复景观设计。何琪潇从自然要素角度探究了社区公园设计中有效促进居民健康的场景。王兰等对上海市 2 个城市公园特定尺度的绿地空间单元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分析体力活动多样性与绿地空间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并基于此探讨城市绿地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小结
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对城市公园健康效益的研究是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经验,现在已经逐渐趋近完善。但对于我国典型行为活动类型及环境特征系统研究较少,除了步行等交通行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场舞、太极拳、舞剑等定点活动是城市公园的主流活动,具有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