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札幌本地的中学生在大通公园内制作了六处雪雕,吸引了近五万名游客前来参观,受欢迎程度远远超出预期,1957 年札幌政府决定以此为契机举办冰雪节,截止到2020 年冬季已经连续举办了71 届。札幌大通冰雪乐园作为札幌冰雪节的主会场,坐落于北海道的首府札幌市中心,全长 1.5 公里,占地面积约7.8公顷,南侧规划为政府、金融和商业机构大楼,北侧规划为地下商业街,公园呈带状分布,整体视线开阔。
(图源:札幌大通冰雪公园百度词条)
总体规划布局:
第 71 届札幌冰雪节大通冰雪公园共规划设计有12个区域,分别对应12个广场,有三个主要功能区,分别为雪雕展示区、特色美食区和活动区。其中雪雕展示区规划有神威雪广场、北海道新闻—雪之广场、波兰广场、雪之HTB广场、市民广场(九区域)、国际广场和是市民广场(十二区域),雪雕展示区的设计亮点是气势磅礴的雪景雕塑塑,体量最大的雕塑高度可达四至五层楼的高度,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有阿依努族起源雕塑(四区域)、北海道纯种马雕塑(五区域)、瓦津基宫雕塑(七区域)、肖邦雕塑和鳗鱼逆游瀑布雕塑(九区域),这些雕塑分别由陆上自卫队、札幌市职员、市民志愿者、民间团体和参加国际雪雕比赛的团体来制作完成;特色美食区汇集了北海道具有代表性的冬季美食,札幌拉面、成吉思汗羊肉块和海鲜料理,该区域成为大通冰雪公园内最受欢迎的区域;活动区规划有J:COM 广场、HTP PARK AIR 广场和 UHB 家庭乐园,札幌电视塔位于大通冰雪公园J:COM广场内,其设计非常有特色,是札幌市的具有代表性的地标性建筑之一,游客可以在21:00—22:00 登上电视塔,俯瞰整个大通冰雪公园的夜景,电视塔的西侧设计的是滑冰场,每年会定期的举办滑冰比赛和冰上表演活动;PARK AIR 滑雪跳台全长65米,高24米,最大坡度为39度,这里每年都会吸引日本顶尖的单板滑雪和花样滑雪爱好者来此体验。
札幌大通冰雪主题公园冰雪主题的设计表达
(1)结合地域特色的冰雪景观雕塑设计
在冰雪景观雕塑设计过程中,将地域特色用直观展示的方式进行表达,如将螃蟹、墨鱼、鲑鱼等北海道特产直接镶嵌于冰雕之中,设计大型的阿伊努族故事起缘起雕塑,展现阿伊努族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世界观。
(2)服务冰雪需求的多类型活动空间的规划设置
大通冰雪主题乐园内规划了多种类型的活动空间,其中休闲类的活动空间可以为游客提供雪雕和冰雕的观赏服务。休憩服务类空间为游客提供餐饮取暖室、便利店、吸烟室等,美食广场可以满足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补充热量的需要。多功能咨询室除可以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之外,还提供母婴室和残障人士的轮椅租赁和支援服务,通过多种类型活动空间设计,服务不同游客的冰雪游园需求。
(3)种类丰富且参与感强的冰雪活动组织
为了让市民可以积极参与雪雕的制作,从1987年第38届札幌冰雪节开始允许市民参与雪雕的制作,并对市民的雪雕进行集中和统一的展示,这一活动也与冰雪节起源于市民自发活动的文化传统相吻合。在大通冰雪主题公园开园期间,冰雪专题文化展览和文艺演出活动为公园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案例的借鉴与启示:
在服务游客冰雪游园的需求基础上,案例规划设计了类型多样的人性化景观活动空间。大通冰雪主题乐园的设计不仅满足了普通游客的冰雪游园需求,同时还考虑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如为残障人士设置轮椅租赁处并提供支援服务,为哺乳期女性提供母婴室等;在互动体验的冰雪景观设计上,为满足游客的参与感,市民可以直接参与冰雪景雕塑的制作,并可以在指定区域进行展览。将地域文化特点通过冰雪景观雕塑的形式,进行更加直观形式的展示,服务于冰雪需求的景观空间设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冰雪雕塑设计、满足市民游客参与感的景观设计,是札幌大通冰雪公园值得借鉴之处。
以上文章由BG大游旅游规划设计编辑整理,请勿转载!文章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